我校俞步松教授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职业院校工业文化节活动
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 来源: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点击数:2
6月5日,首届全国职业院校工业文化节活动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开幕。此次活动由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业文化研究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工信光耀(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职业院校工业文化研究院院长、我校领导俞步松研究员应邀出席并主持开幕式。
▲我校俞步松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郭炎炎,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主任委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秋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程学钦,兰州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家民,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官成,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兴中,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溥等出席活动并作致辞和报告。来自全国20多所高职院校的领导、专家、科研骨干和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大会。在本次活动开幕式上,“工业之美”摄影展同时启动。
▲主席台就坐领导启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工业文化节
郭炎炎在致辞中表示,工业是立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国工业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脱胎于我国工业化生产的实践,凝聚着现代工业建设者的智慧,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在全国职业院校启动工业文化节活动,是推动工业文化发展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和亮点,对于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弘扬优秀工业文化,培养“高技能、高素养、高创新能力”的新型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郭炎炎致辞
陈秋明在致辞中表示,工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创新驱动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文化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弘扬工业文化,培育工匠精神,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民族工业的传承中探寻精气神。职业院校要承担起弘扬工业文化、培育工匠精神、培养工匠人才的重要职责,成为重要阵地,把工业文化节打造成品牌。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主任陈秋明致辞
李家民在致辞中表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时期,举办首届职业院校工业文化节,这是从职业教育源头抓起,涵养匠心匠魂,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德技双修人才,以文化自信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对包括兰州石化在内的广大企业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周兴中在致辞中希望能够集思广益,在工业文化与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结合上,在工业文化与职业院校工匠人才培养结合上,在工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教学体系构架结合上,努力探索,积极实践,互学互鉴,形成职教合力,聚焦职业教育与国家战略的契合点。
在工业文化论坛和主题报告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内容技术与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张树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官成、山东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花景新等分别就“工业文化:从理论到实践”“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三阶递进、四位一体’工业文化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等主题作报告。
▲左图: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孙星副主任作报告
右图: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张树武主任作报告
与会代表参观了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博览馆、校史馆、传统文化体验馆等校内文化场所,以及“共和国长子”兰州石化公司大炼油生产运行装置、大乙烯生产运行装置和石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收益颇丰、感受颇深。
▲与会代表参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院校工业文化节以建设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培养具备高职业技能、高职业素养和高创新能力的“现代工匠”为核心,旨在扩大工业文化的影响力,构建以工业文化传承创新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结合各职业院校定位,开启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的新模式。文化节之后将在设有“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机构的其它职业院校陆续开展,持续将工业文化发展工作纳入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整体发展规划中,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蒲卫晖教授为俞步松教授颁发聘书
活动期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聘请我校俞步松研究员为该校客座教授,并颁发了聘书。
(沈利斌)